您现在的位置: 奶业信息>>行业资讯>>正文行业资讯

    中国反刍动物规模化发展的可持续之路,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

    发布时间:2019/5/5 9:25:48编辑:

      绿色发展  合作共享
             

              2018年3月29-31日,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奶业协会、荷兰禾众基金会、澳大利亚贸易投资委员会等单位支持,北京知胜行久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反刍动物大会暨2018年规模化牧场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办。会议得到了长春博瑞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英惠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内蒙古牧泉元兴饲料有限责任公司等大力赞助。

              主要领导和嘉宾:中国畜牧业协会何新天秘书长、殷成文常务副秘书长、刘强德副秘书长,中国奶业协会张智山副秘书长、邵明君副秘书长,中国肉类协会牛羊业分会高观秘书长,荷兰禾众基金会孙红兵总监,澳大利亚贸易投资委员会刘星女士,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马亚宾主任,巴西驻华大使馆农业外事参赞Larissa女士、Jean CarloCury Manfredini先生,澳洲肉类及畜牧业协会朱颐,地球创新研究院丹尼尔•斯泰德总监,中爱奶业科学技术中心卜登攀主任,长春博瑞农牧集团段宏波副总裁,金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刘国英研发总监。


      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 何新天
             作为草食畜牧业主体,反刍动物是畜牧业的重要内容,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既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在推进畜牧业结构改革进程中,奶业、肉牛肉羊产业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要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国家实施粮改饲政策,推行奶业苜蓿振兴行动计划,实施南方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都是国家围绕国家草牧业发展推出的政策,从宏观层面和推进层面为草食畜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发展环境和条件。振兴民族奶业、做大做强肉牛肉羊产业,推动马驴兔奶山羊等特色产业差异化发展是新时代建设现代畜牧业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以草牧业兴旺发展好形势,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重要的支撑。

             当前我国肉牛肉羊产业发展迎来机遇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还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从全球生产竞争力的大趋势看,国家草牧业效率仍然不高,养殖成本偏高,竞争力不足。从兴牧强农的大局看,体系不完善,产销加连接关系松散,利益分配失衡。从可持续发展大战略看,结构仍然不平衡,农牧结构种养分离,区域结构与资源环境匹配度差,产品结构上看主导产品和特色产品跟不上市场的需求。功能结构上,生产强生态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以反刍动物为主题的草食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要着力四个方面着手:①构建新型种养关系、推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②推进草食畜牧业转型升级。③坚持质量兴业,品牌强业。④助力产业扶贫,反刍动物为主导的草食畜牧业,要聚焦产业扶贫。

      中国奶业协会副秘书长 张智山
             大自然给予人类两大恩赐,一是豆科植物,二是反刍动物。前者生产丰富的蛋白质,后者将人类不能直接食用的植物纤维转化为动物蛋白。通过发展反刍动物,增加牛奶、牛羊肉等畜产品供给,为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就奶业可持续发展来讲,标准化规模养殖和加工是世界奶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目前,多种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奶牛养殖业和加工业,在解决奶源问题和乳品质量问题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已成为业界广泛认可和支持的模式,目前是乳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历史最好时期。

             虽然我国奶业的国际化程度很高,但是奶牛养殖正处在爬坡过坎的艰难前行阶段。2017年全球奶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而我国牛奶产量下降1.6%。我国奶牛养殖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就综合分析,完成2020年我国奶类4100万吨规划任务十分艰巨。通过本次大会研讨,可以努力探讨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加快反刍动物养殖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通过开放促进中国奶业等反刍动物产业进步,促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持续健康发展。

       

      荷兰禾众基金会总监 孙红兵
             禾众基金拥有50年历史,在9个区域设置专业支持中心,业务覆盖50多个国家,在中国运行已经有10多年。是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先驱,为行业提供解决方案,与供应链中的企业和农民直接开展合作。禾众基金的宗旨是提升生产效率,已在畜牧业、大豆、可可、棕榈油、黄金、水产品以及乳制品等十三个领域开展全供应链的工作。希望今后与各位代表在相关领域加深合作,中国进入了新的阶段,从注重经济增长到生态文明建设转变,里面隐含的是一种自然生态与人和谐发展的理念,我们也希望从中做出贡献、承担责任。